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當發現孩子「偷」拿家長錢的時候,作為父母,您會怎麼做呢?
批評教育?打一頓?亦或者是把錢轉移地方?
說實話,我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用,但今天浩源媽媽看到一篇小學生寫的作文,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長篇大論,讀完卻禁不住讓人淚目,甚至整篇看不到一個「思念」,但「思念」卻無處不在。
都說「隔輩親」,但這種親不是縱容,而是理解。
對于孩子「偷錢」這件事情,大多數家長第一反應是緊張。擔心孩子會學壞,所以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就是各種的數落、打罵、給孩子安「標簽……」
結果,除了讓孩子更加逆反,親子關系破裂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因為,家長并不知道孩子為什麼要「偷」家長的錢。
因為苦于沒有錢買零食?因為別人有零花錢,自己沒有?因為被同學嘲笑?
有時候,孩子學壞,不是因為本質壞,而是長期得不到理解。
只有走進孩子內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愛」孩子,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相信他、理解他、感化他,用「看透不說透」的方式在背后默默為他「掌舵」,讓他永遠沿著正確的航道航行。
為了讓孩子寫好作文,我們不惜花重金給孩子報班、買書,卻忘了最打動人的永遠是「真情實感」。
1:《愛》
看了這篇小作文,相信很多家長和浩源媽媽一樣,除了
感動,更多的應該是「反省」吧。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此的純粹,而家長對孩子的愛,更多的是附加了很多條件。
相信最近比支原體肺炎更「火」的新聞莫過于是「孩子邊輸液邊寫作業」這條了吧。
乍一看,很人性化,再一看真的太「沒人性」了。
孩子生病,本身就很難受了,難道不應該先以身體為重嗎?
要問家長愛孩子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在無形中附加了很多條件,比如:
考試要考100分,才能買想要的玩具;
當上班長,才能帶孩子去旅行;
輸液也不能忘記寫作業,不然成績會落下……
當然,浩源媽媽并不是完美的家長,但我覺得成績再重要,也沒有孩子的身體健康重要。
所以,如果愛孩子就要像孩子愛我們一樣,愛的純粹一點吧!
2:《孤獨》
看完孩子這篇作文,浩源媽媽才明白,原來孤獨不是沒人陪伴,只是沒人在意。沒人在意他的存在,沒人在意他的感受。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卻將父母離異后,自己的失落和孤獨寫的淋漓盡致。
通篇沒有一字提到「孤獨」,卻讓人感覺處處是孤獨。
雖然父母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但無論作何選擇,請一定照顧好孩子的感受,畢竟,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痛會伴隨他一輩子。
3:《思念》
看完這篇,浩源媽媽并沒有覺得孩子們的名字有什麼「土」,反而被他們的才華和孝心打動。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錦瑟》中寫到:「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本是用來表達對亡妻的想念。
而兩個孩子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將其引用到自己的名字中,更是多了一份感動。
哪個孩子不想依偎在媽媽的懷里撒撒嬌呢?但生活中卻總是充滿了「世事無常」。而孩子不得不變得更加堅強,有些愛,也只能永遠的藏在心里。
結語:
看完孩子們這些作文,浩源媽媽最大的感觸就是佩服和感動!
沒有好詞好句的堆砌,沒有固定架構的填充,最樸實的語言卻最「戳」人心。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要總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才是
內心最敏感的群體。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