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農村的所有傢俱基本上都是由木匠精心制作出來的,甚至建房子也需要木匠來幫忙。因此,木匠在農村一直很受歡迎,許多的農村人會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跟著木匠學手藝。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絕活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失,其中木匠就是如此,現代的傢俱都逐漸被現代科技所替代了。
木匠是一種古老的行業,在過去的幾千歷史中,由于木匠技藝比較復雜,所以在民間一直被稱為五大匠(木匠、泥水匠、鐵匠、石匠、傘匠)之首。木匠不僅手藝精湛,還有自己一套制造東西的一個基本標準和要訣。這種「要訣」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形式一代代口口相傳,被人們所熟知,其中就有一句口訣是這樣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是木匠師傅做活時一些常用傢俱尺寸。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含義?首先說「床不離七」,因為「七」與「妻」同音,所以木匠在做床的時候,一般尺寸末尾都是七,比如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等,多了這個「七」,就不擔心娶不到媳婦。其實這也就是圖個好兆頭,圖個吉利罷了。
「棺不離八」,在過去棺材基本都是八尺這個尺寸,那是因為民間「棺」諧音「官」,「材」諧音「財」和「才」,這樣就是財富和才能都有。
而且俗話說「見棺發財」,古人講究看見棺材可以財源廣進、加官進爵。而「八」和「發」諧音,八尺的棺材更是強化了升官發財的寓意。「桌不離九」,「九」和「酒」諧音,吃飯的桌子尺寸尾數必帶九意思是吃飯不離酒。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有客人遠道而來,一定要用好酒招待,朋友們盡興喝酒、熱熱鬧鬧,家族也一定會興旺發達。所以桌不離九就是為了表達主人的熱情好客,和希望宴席能夠賓主盡歡的意思。
還有一個就是「凳不離三」。在農村里,以前家家戶戶都有長木凳子,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做長條木凳時長度的末位一定要帶一個「三」數,如二尺三,四尺三等。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呢?據說這個三是取至「桃園三結義」的典故,「三」有忠義的象征,寓意只要是坐在這條板凳上的都是兄弟和朋友。
如果有不對之處,歡迎大家指正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