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我最近手頭有點緊,你能借點錢給我嗎?」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回答呢,是不是還在傻傻地問「借多少?」
要知道,一旦你這樣問了,結果就是把自己逼入窄巷,把所有的壓力都壓在自己身上了,你會糾結到底該不該借給他呢?不想借給他,可是該怎麼跟他說才能不傷和氣呢?
因為對于借錢,我們心里是有一把尺子的,對于什麼樣關系的人,能借多少,其實心里早有定論。
比如一般關系好點的人,也就是千八百的,因為一旦他不還,我們損失也不大;對于家里的親戚,可能就得上萬了,畢竟關系在那擺著呢,可是再多自己心里就舒服了,萬一他還不上怎麼辦?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但是,經過討價還價之后的決定會讓對方覺得你不夠仗義,明明幫了他他還不領你的情。
所以聰明人都不問「借多少」,他們會先關心原因。
當一個人走到你面前,說借錢的時候,能借給他多少你心里已經決定了,但是這肯定和他所希望的數值不符,所以這個時候不要關心他借多少,借多少你都不能滿足他,你關心那個干嘛啊。
關心原因,一方面表現了你對他的關心,不至于讓他反感,另一方面你可以根據他的原因做出選擇。
我最近手頭有點緊,能不能借點錢給我?
發生什麼事了嗎?
我老婆生病了住院了!
嚴重嗎?
不嚴重,就是一時周轉不開了!
你看,當你問了原因之后,所有的壓力都由對方承擔,是對方糾結該怎麼跟你說,而不是你糾結該怎麼辦了!
畢竟他來借錢,那給你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合情合理。
問清了原因,我們就可以根據原因確定自己的選擇。
借錢的理由無非就是兩點,一是家人生病,急用;二是買房買車,首付不夠或者想少貸點款。
對于頭一種情況,就向上面那個案例,一時周轉不開,可能他也借不了多少,你也不用問他了,拿起錢包,爽快地給他。
我手頭就這些錢,你先拿去應急吧!
他還沒說借多少,你先給了,顯得你大方,夠意思,而且你都給了,他怎麼也不好意思說「這點不夠吧!」把他的嘴先堵上,不給他獅子大開口的機會,還讓他念你的好。
有時候對方也許會打電話給你,在電話里這樣說:
哥,你手頭有錢嗎借我點?
咋地了?
我爸生病住院了,需要做手 術,可是手術費不夠!
你等著,我看我微信里還有多少錢,一會兒給你轉過去!
啪,掛了電話,打開微信,轉兩千過去,完事!
你很痛快地就把錢轉過去了,他只能感激你,不能埋怨你給的少了,誰微信里會放那麼多錢啊?
而且對于一般的朋友,兩千已經是你的底線了,對于以后他還不還得上,對你的生活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就叫「主動出擊,避免尷尬」,這種方法既保護了我們的利益,還不傷感情。
如果對方是第二種情況,想買房買車,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大多數是不愿意借的。沒錢你為什麼非要買啊,錢不夠不買不就行了。
誰都知道銀行貸款利息高,他把你當免息貸款,可是你憑什麼當這個冤大頭啊,再說,以后用錢的時候還得求著他還錢,明明幫了他,最后你還成了孫子了,這也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借錢出去的理由。
但是我們不能這樣直白地說「不借」啊,真這麼說了以后還處不處。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可以這樣:
我看上了一套房子,可是首 付不太夠,你能不能借我點?
你在哪個小區看的?最近我們也在看房,一直猶豫在哪個小區買好呢?
你看你都說了也要買房,他總不能說「你先別買了,我先買吧」
,那也太不要臉了,大家都有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權利,憑什麼你先啊!還有就是可以跟著借錢的人一起吐槽,比如這樣的:
最近單位效益不好,說好的獎金也直也不發,你能不能幫幫我?
你們那也這樣了?我們單位也是,獎金都拖欠三個月了,上個月工資到現在都沒發呢,今年這企業都怎麼回事啊?
你看,你遇到了和他同樣的情況,他怎麼好意思讓你借錢給他呢?這樣說,你們感情上就合拍了,成了同一戰線上的戰友了,他自然不會再怪你沒有借錢給他!
遇上來借錢的人,我們既不能慷慨大方來者不拒,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就是不借,委婉地拒絕,不讓自己利益受損也不破壞大家的關系,讓大家的感情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好了,你學會了嗎?下次再有找個借錢,千萬不要再問借多少了,你要說:
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哦,我也有此困難,幫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