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朋友咨詢: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了幾萬塊錢的存單,可是不知道密碼,該怎麼取呀?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遇到過,銀行也經常碰到。
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種情況,家里親屬有銀行卡或存單,還知道密碼,就可以直接到銀行支取,大額(五萬以上)需要提供取款人和和逝者的身份證。若老人開通了網銀,網上轉賬更方便。
第二種情況,家里親屬有銀行卡或存單,但是不知道密碼,這種情況最常見。我們先講2021年2月份之前的通常做法。如果去世者臨終前有遺囑,那麼遺囑上面寫明的繼承人需要帶逝者的死亡證明、身份證,經公證的遺產繼承證明,到銀行辦理密碼掛失和重置后,就可以支取相關存款。如果去世者臨終前沒有遺囑,那麼逝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等有繼承權的人,需要憑死亡證明、戶口簿、親屬關系證明等資料,到公證處辦理遺產繼承證明的公證書,然后取款人拿著逝者的死亡證明、公證書以及相關證件,會同所有遺產繼承人至銀行支取存款,也可由所有繼承人共同委托一人持經公證的委托書、身份證件和公證書至銀行辦理。
如果有權繼承人對存款的繼承存在紛爭,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銀行憑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辦理支付手續。圖片來自網絡
注意:2021年2月份以后,銀保監會出了新規:將免公證提取的賬戶限額定為1萬元,并允許銀行在1萬元至5萬元之間確定具體限額,換句話說,一些小額存款就不需要再公證了。具體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已故存款人在同一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賬戶余額合計不超過1萬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不含未結利息);2.提取申請人為已故存款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受遺贈人;3.提取申請人同意一次性提取已故存款人存款及利息,并在提取后注銷已故存款人賬戶。
第三種情況,家里親屬可能除了不知道密碼以外,有多少存款也不知道,甚至連存款在哪家銀行也不清楚,這時候親屬只能到當地銀行逐個去查詢了。
逝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可憑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系的文件(如居民戶口簿、結婚證等)以及有效身份證件,可向銀行申請查詢逝者的存款。如果有公證遺囑的,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可以憑死亡證明、公證遺囑及本人身份證件查詢逝者的存款。注意:銀行能查詢逝者的存款余額、還能查詢逝者購買的銀行自身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類金融資產。但是代銷(如:保險)且無法確定金額的第三方產品,需要到相應的機構查詢。
查詢到了,然后按照第二種情況進行支取。
特別說明:銀行自身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類金融資產的支取方式與存款相同。未到期或者封閉期的理財產品、基金等不能提前支取,需要等到期或者開放后支取。
可能會有人問:如果存款一直不取會怎麼樣?如果逝者的存款是定期,而且約定好了到期自動轉存,那麼存款到期后會繼續按之前的期限轉存定期,而且是一直存下去;如果沒有約定到期自動轉存,那麼存款到期后自動轉換為活期。如果逝者的存款是活期,存款會一直按活期利率計息。如果逝者有購買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到期后轉入相應的銀行卡賬戶,按銀行卡約定的方式或活期計息。如果逝者有購買銀行發行或管理的基金,將按市值一直存在。
當然,如果銀行卡需要繳納年費、短信服務費等,銀行會按之前的約定按期進行扣收,一直扣到卡里的余額為零。所以,如果家里老人去世后銀行有存款,還是盡量及時支取,別坐等銀行扣收銀行卡的各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