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差點帶著華蘭莊子」嫁人的她,才是人生贏家
2023/12/03

01

她,叫袁文纓,是袁文紹的親妹子,華蘭的小姑子。

原著中,康姨母的嫡次女康元兒在如蘭處喝到了嫣然郵寄的白茶,就質問明蘭,覺得好喝,可明蘭卻沒有分給她:

「送東送西,連大姐姐家的文纓都有,就是沒我的份!敢情妹妹是瞧不起我,我倒要與姨母說道說道。」

要知道嫣然一共寄給明蘭兩斤半白茶,一斤送去了在宥陽老家的盛老太太,半斤給了王氏,余下的明蘭姐妹四人并海氏和允兒分了。

本來沒有袁文纓的份,是明蘭考慮到華蘭自小對她多有照料,便把自己那份兒也勻了過去。而華蘭又分給了袁文纓。

可見,袁文纓是有福的,不僅有華蘭這位好二嫂,還能跟著華蘭借盛家的光。

那麼,為何袁文纓又差點帶著華蘭的莊子出嫁呢?

02

袁文纓,出生就甩盛家四蘭幾條街,更是一生順遂。

房媽媽曾說過,女人這一輩子的好壞,不過是一命二運三本事,三者只要占其二,便可一生順遂。

而袁文纓出生就占了命和運。

其一:她是忠勤伯府的嫡女。

忠勤伯府曾經牽扯過逆王案,潦倒了幾年,後來又被起復,可終究是沒落了。

即使沒落了,忠勤伯府到底是伯爵人家。

所以,袁文纓的出身就甩了盛家四蘭幾條街。

其二:婚事沒有被牽連。

忠勤伯府起復后,被褫奪了十年的銀米俸祿,門廳終究是冷落了。

古人的婚事講究門當戶對,一般的官宦世家都不敢與他們結親,差些的人家他們又瞧不上眼。

顧偃開過世后,他的兒子顧廷煜襲爵。

因為身體原因,顧廷煜無法步入仕途,導致寧遠侯府門庭冷落。

于是,小秦氏的女兒顧廷燦的婚事一再耽擱。

忠勤伯爺也怕這樣的事情發生,早早為嫡長子袁文純聘了妻子親表姐的女兒。

可嫡次子袁文紹的婚事終究是耽擱了,他到了20歲,才低娶了華蘭。

袁文纓卻與兩位哥哥不一樣,她的婚事不僅沒有耽誤,還一早說定了壽山伯府,婆婆更是親姑姑。

盛老太太都對華蘭說:「我瞧著你夫家姑姑為人很是實在,又疼自己侄女,壽山伯府人口也不多,親家姑娘能嫁進去才是真福氣!」

房媽媽的「一命,二運,三本事」,袁文纓穩穩的占了兩樣,可見,她是有好命的。

其三:因為提早訂婚,斷了母親忠勤伯夫人想將她高嫁的念頭。

八王爺登基為帝后,他的小舅子沈從興因屢立戰功,被封超一品威北侯。,一時風光無兩。

可他的原配夫人大鄒氏卻在此時過世了。

于是,上門提親的人,幾乎把沈從興家的門檻都踏破了。

華蘭那低段位的婆婆忠勤伯夫人,也瞧著沈從興眼熱。卻不考慮忠勤伯府的門第太低,根本無法匹配超一品威北侯的門楣。

盛老太太曾說過:「烈火烹油,鮮花著錦,進了如此高門,也不見得日子會好過。」

而英國公嫡女張桂芬嫁給沈從興后,也驗證了盛老太太的這句話,被有誥命的妾室掣肘,夫婿沈從興提防,日子過的都水深火熱。

若是袁文纓嫁過去,恐怕要整天以淚洗面。

不過,袁文纓是幸運的,她早就說定了婆家。

03

差點帶著華蘭陪嫁莊子出嫁的袁文纓,她值得被偏愛。

盛家人覺得忠勤伯夫人天天逼迫華蘭,讓她用陪嫁支撐整個忠勤伯府的開銷,無非是看著華蘭的嫁妝,盛家的財富眼熱。

其實,是忠勤伯夫人每年都從賬上提走不少銀錢,一開始只說是拿去接濟娘家了,后一逼問,才知是被娘家兄嫂忽悠去‘做生意’了,當然,‘生意’都失敗了。

才造成忠勤伯府總是銀錢短缺的。

甚至,袁文纓出嫁時,忠勤伯夫人都無法為女兒拿出體面的嫁妝。

于是,不走尋常路的忠勤伯夫人提出,讓華蘭拿出陪嫁莊子,給袁文纓添妝。

其實,妹子出嫁,兄嫂添妝也是常理。

如蘭和明蘭出嫁,海氏備了好些貴重精致的首飾擺件,給兩個蘭添妝。哪怕明蘭很討厭顧廷燦,卻還是拿了一箱子新鑄的雪花銀,總共1999兩9錢9分外加9個大銅板,給顧廷燦添妝。

可是,忠勤伯夫人的胃口太大了,張口就要華蘭京郊的莊子。她還理直氣壯地說:

「她嫁進來便是我家的人了!什麼嫁妝不嫁妝的,什麼都姓了袁了!婆婆說要,她就該老實地送上來,居然還有臉向男人告狀?什麼家教?」

卻遭到了忠勤伯爺、袁文紹的一致否定。

其一:華蘭的陪嫁莊子面積龐大,易主的話,怕會生事端。

華蘭的陪嫁莊子,在京郊足有十幾頃良田。

此時,盛家已經從登州搬到了京城,若是莊子易主,盛家人會第一個發現。

嫁妝是女子的私產,忠勤伯府動用華蘭的嫁妝,難免會被盛家人瞧不起。

如果華蘭莊子的主人是外人還好,若是主子直接變成了小姑子袁文纓。那麼,更加做實了忠勤伯府動用兒媳婦嫁妝的事情。

到時候,整個京城恐怕都會笑話忠勤伯府。

而且,忠勤伯爺分家出去的兩位弟弟還來訴苦,連尋了幾門親事都叫黃了。只因外頭都說袁家婆婆刻薄,慣會強占兒媳嫁妝,沒人敢嫁進來。

其二:會傷了與盛家的情分。

忠勤伯府如果真的動用華蘭的陪嫁莊子,盛紘面上不會說什麼。可情分還是傷了。

對比忠勤伯府,此時的盛家卻日益顯貴,而且盛紘、長柏父子仕途順遂,還有貴婿顧廷燁。

所以,盛家已經是忠勤伯府得罪不起的。

那些言官御史都是聞風而動的,他們能抓著沈從興外戚的錯誤,彈劾沈從興,能盯著為父丁憂與妾室生孩子的康姨夫,自然也能盯著忠勤伯府。

所以,動用華蘭的嫁妝,往小里說,是忠勤伯府門風不正,占用兒媳嫁妝;往大里說,會搭上忠勤伯府一門的前程。

于是,袁文紹父子拼命反對忠勤伯夫人的提議。

可好東西誰都想要,面對這麼一筆唾手可得的財富,袁文纓卻選擇拒絕。

她跪在母親忠勤伯夫人面前,苦苦勸說。

首先:袁文纓沒有與父親忠勤伯爺一樣,斥責母親,反而是感謝母親為自己著想。

作為兒女,知道父母不對,也不好斥責。所以,袁文纓的先抑后揚,為母親找回了一些面子。

其次:袁文纓的婆婆就是忠勤伯府嫁出去的姑娘,清楚忠勤伯府的底細。而且,忠勤伯夫人素來品性正直。

若是她發現袁文纓的嫁妝里多了莊子或者銀子,那麼,她肯定會鄙夷袁文纓。到時候,袁文纓在夫家的日子就難過了。

再次:華蘭進門后,對袁文纓多有寵愛。

就拿明蘭的白茶來說。

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康允兒是康元兒的嫡親姐姐,她都沒把茶葉分給自家的妹妹。

還是康元兒在如蘭處吃到了白茶,才知道樣子奇怪的白茶,吃起來毫香情鮮,讓人念念不忘。

華蘭終究只是袁文纓的嫂子,有好東西,卻愿意與她分享。

若是袁文纓拿了華蘭的莊子,不僅日后姑嫂難處,恐怕她都沒有臉面再回娘家!

最后:婚后也無顏與女眷們往來。

袁文纓奉勸母親時,還落了一層分析。

小秦氏用寧遠侯府的祖產給顧廷燦做嫁妝時,顧廷燦的準婆婆慶昌公主差點取消了這門婚事。

所以,袁文纓拿著嫂子的嫁妝給自己沖門面,必定會被各家女眷笑話。

于是,袁文纓拒絕了的提議。

對于袁文纓的表現,袁文紹心里寬了些,總算這妹子還是明白人,忠勤伯爺欣慰的瞧著女兒,長長嘆了一口氣。

其實,袁文纓一直是明事理的,明蘭在華蘭兒子的滿月宴上,第一次見到永昌侯府梁夫人時,袁文纓就曾吐槽過自己的親姨母:

「我娘不知給尋了多少人家,章姨母總挑三揀四的,要高門第好人家!不過是梁夫人曾說過一句,自家幺兒跳脫淘氣,以后娶媳,不論富貴根基,但要品貌德行好便可。

章姨母聽了,便日日攛掇著娘去巴結永昌侯夫人,連帶著姑姑面子上也不好過;哼,不是我心眼壞,姨父過世了,表姐想找個好人家無可厚非,可也得瞧瞧自個兒斤兩!她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配也不配!」

可見,袁文纓的骨子里,是有正義的。對于親戚提的小心思,也能分分鐘識破。

04

古代女子的一生,大多局限在后宅之中。

像袁文纓這樣,出身尊貴,眼界和心胸自然也會比一般女孩要長遠一些。而且,她又很明事理,懂得取舍,不會為眼前的利益,失了本心。

袁文纓與表哥的婚事早已定下,墨蘭打趣她時,目光里都閃著艷羨:「那不是你姑姑麼?姑姑做婆婆,文纓姐姐好福氣喲。」

所以說,「差點帶著華蘭莊子」嫁人的袁文纓,才是人生贏家!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穿對衣服氣質加分!中年媽媽 「盡量少穿內搭褲」小心缺點暴露 , 示范「今年最減齡穿搭」修飾惱人下半身
2023/07/26
夏天到了,不蓋的被子別放柜子!學江蘇老太「新」做法,家里真干凈,太方便了
2023/07/26
家裡發現「螞蟻」怎麼辦?不用擔心,教你「一招」不用殺蟲劑就能消滅牠們
2023/07/26
種黃瓜高手自創的新方法非常簡單,不花一分錢,一棵能結一大串
2023/07/25
只需幾個泡沫箱,不用土也可以在家里種小青菜吃,這個方法太好了
2023/07/25
3種果樹,隨便剪個枝,插里就活,長一年,果子密全家吃不完
2023/07/25
老人常說:「孩子的衣服不能晚上洗」,到底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呢?
2023/07/25
54歲伊能靜帶火了一種穿法 ,叫「裙子穿在褲子外面」,低調又時髦
2023/07/25
袁詠儀的時尚真難懂,西裝外套直接當裙子穿,「肌肉腿」都露出來了
2023/07/25
印度發明「稻草空調」,能抵擋50度高溫 ,300元一台供不應求,花錢少效果好
2023/07/25
不要把蔬菜和塑膠袋一起放進冰箱了 !我也是剛知道,學會不吃虧
2023/07/25
酒店辭職的員工透露 :外出住酒店時,這3個房間儘量避開,再高檔的酒店也一樣
2023/07/25
床單顏色有禁忌!「3種顏色」能不用,就盡量不要用,別不當回事!
2023/07/25
河南最牛「釘子戶」,出100億也不賣,專家進屋考察後:不賣就對了
2023/07/25
香菜自己種,10天就能摘,吃一茬冒一茬,種一次吃半年,別再傻傻花錢買了!
2023/07/25
不用買盆栽,「3種」水果種子,扔花盆里面,20天長成漂亮小盆景
2023/07/25
陽台上種植辣椒的小妙招,只要這樣種,一家人都隨便吃!
2023/07/25
陽台種哈密瓜的好方法,種出來的哈密瓜又大又甜,2個月就能收獲
2023/07/25
用塑料桶在家種佛手瓜,一棵苗可收上百斤,種一次就可以吃上幾年
2023/07/25
種植紅薯教你一妙招,紅薯一窩窩結又大口感好,畝產萬斤不是夢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