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師父,鷲兒好想您,想得心都碎了。
李同光偎依在任如意身邊所說著對她的思念,滿滿的破碎感,讓人看著心疼。
李同光面對別人時是李同光,沉穩腹黑,手段狠辣,二十來歲就能生擒梧國皇帝。面對任如意時就是鷲兒,秒變可憐小奶狗,乖巧柔弱,委屈巴巴,哭得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李同光對師父的愛卑微到塵埃里,不管任如意是不是他師父,就是因為相貌、眼神及做事風格和師父一樣,他就要把任如意留在身邊一輩子,即便是贗品也不在乎。
從李同光的角度出發也沒有什麼錯,他從小沒人疼沒人愛,因為身世被別人看不起,師父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的一束光,他愛師父,他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師父,他偏執地想把師父留在身邊一輩子。
因為和師父鬧別扭,賭氣不見師父,沒想到自此天人永隔,后悔和思念讓他多少個日日夜夜無法入眠,抱著師父送他的劍哭泣。
看到李同光苦苦哀求任如意和他相認,可是任如意堅持不認他,甚至還欺辱打壓他,我們都很心疼李同光,怪任如意狠心,冷漠無情,對自己帶大的徒弟不留情面。
其實細細想來任如意不和李同光相認,才是對李同光最好的愛,不過這種愛不是男女之愛,而是師父對徒弟的保護和關愛,任如意見過李同光最狼狽不堪的樣子,是最了解李同光不易的人。
李同光是面首之子,身世是他抹不去的恥辱,母親也不和他親近,他從小被人嘲笑、被人瞧不起,他的舅舅安國皇帝都看不起他,他母親臨死之前利用安國皇帝對自己的同情和愧疚給李同光要了國姓。
他身后無一人可以依靠,通過自己上戰場拼命搏殺,吃了不知道比別人多多少倍的苦,他小心翼翼、步步為營才爬到了現在的這個位置,到現在安帝依然不信任他。
任如意之前叫任辛,是前朱衣衛左使,被誣陷是她殺害了昭節皇后,死后安帝不允許她下葬,甚至為了立深情人設不允許任何人再提「任辛」這兩個字。
昭節皇后是任辛的白月光,任辛視昭節皇后為恩人,是個明白人都不會相信是任辛殺害了昭節皇后。
任辛的手下金媚娘放了一把火,制造了任辛葬身火海的假象,救出了任辛,為了查出殺害昭節皇后的兇手,任辛改名為任如意,再次混進朱衣衛做了最地等的白雀。
寧遠舟曾對任如意說過,昭節皇后的離世背后的主謀可能是安帝,昭節皇后遇到危險,安帝并沒有派侍衛去保護她,任如意自欺欺人地認為睿智的昭節皇后,絕不會所托非人,堅信她和安帝鶼鰈情深,會下意識地替安帝辯解。
初貴妃也曾說,安帝并非是深情之人,他打著為了懷念結發妻子昭節皇后的幌子不再立后只是為了平衡各部勢力。
安帝之所以要對任如意斬草除根就是為了掩蓋他殺害昭節皇后的事實,安帝生性多疑,為了穩固權力不擇手段。
安帝也清楚昭節皇后在任辛心中的位置,知道她回來一定是查殺害昭節皇后的兇手,安帝一定會對她下手的,所以她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
李同光如果知道任如意是他師父后,以李同光對他師父的感情,肯定會時刻和師父待在一起。
李同光也可能會遭到安帝的猜忌,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如果任如意堅持不和他相認,他只是遭受相思之苦,后面和初月成婚后,再加上李同光自己的能力肯定會步步高升,做一個人人敬畏的侯爺。
任如意不和李同光相認,是保護李同光、保護她自己,還有不給使團增添麻煩。
任如意雖然沒有和李同光相認,但是對李同光的愛都藏在細節里了,表面上是欺辱打壓,可每句話都在提醒他做事要冷靜沉穩,在宴會上當眾潑他,也是恨鐵不成鋼。
當李同光說想要她的時候,任如意用惡語刺激他,只是想點醒他停止這荒謬的想法,讓他知道偏執行為的后果是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會失去,又回到被人人瞧不起的日子。
在李同光發出的信號后,任如意下意識地喊出了鷲兒,知道李同光有危險后,奮不顧身去救他。
寧遠舟因為中毒,再加上為了救李同光受了傷,寧遠舟生命垂危時,李同光拿來了藥,只有任如意毫無保留地相信李同光。
任如意堅持不認李同光,只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保護著他,任如意也從來沒有忘記李同光,并且以他現在的他為榮。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認為任如意為什麼堅持不認李同光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