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的故事中有三位主角,即蕭峰、虛竹以及段譽,書中的主線劇情多半是圍繞他們三人展開,三條支線在少室山大戰時匯聚到一點,金庸的安排著實妙不可言,試問誰看了三兄弟當著天下群雄的面結義時能不被觸動?
不過除了天龍三兄弟之外,書中其實還有第四位主角,盡管那人不是正派,但他的戲份頗多,也有不少主視角劇情,配得上「主角」的定位,那人便是慕容復。
那麼慕容復的結局是什麼?金庸為何沒將他的故事說透?
原著末尾,蕭峰死了,段譽當了皇帝,虛竹則是回了靈鷲宮,金庸還刻意提到多年之后他代替蕭峰收了一位丐幫少年為徒,傳了那孩子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后世洪七公所用的降龍十八掌就是源自他這一脈。
(慕容復劇照)
這一點在新修版《射雕英雄傳》中也有提及:「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后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這掌法傳到洪七公手上,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時施展出來,王重陽等盡皆稱道。」
如此一來,金庸便將《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的世界觀打通了,而慕容復在新修版中的結局也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段譽、王語嫣劇照)
其實對于慕容復而言,每個版本的結局都差不多,只是新修版不同的是他瘋了之后,王語嫣又回到了他身邊,與他一同上演了一出過家家,他扮演皇帝,王語嫣則扮演妃子。
金庸為何要做出這般改動?一方面是為了讓段譽的人生符合故事「求不得」的主題,他不能得到最想得到的人,而另一方面,或許也是金庸在埋伏筆,慕容復身邊多了個伴侶,也就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可能性。
其實慕容復最終變成瘋子這件事是值得細品的,他以正常人的姿態最后一次出現是在原著第四十八回中。
當時他聯合段延慶一同綁架了段正淳及其一眾情人,妄圖逼迫段正淳交出大理皇位,哪料刀白鳳道出段譽是段延慶的兒子之后,段延慶直接反水,不愿再與慕容復同流合污,而氣急敗壞的慕容復則與段譽打了一場之后便逃了。
書中只提到這麼一句:「慕容復便已不是段譽敵手,此時段譽得了鳩摩智的深厚內功,六脈神劍使將出來更加威力難當。數招之間,錚的一聲輕響,慕容復長劍脫手,那劍直飛上去,[插·入]屋梁。跟著波的一聲,慕容復肩頭為劍氣所傷。他知道再逗留片刻,立將為段譽所殺,大叫一聲,跳出窗子,飛奔而逃。
」
這即是「慕容公子」最后一次以正常人的姿態現身。
再次登場時,已是原著最后一回,那時候的他便成了瘋子。
(慕容復、王語嫣劇照)
書中只道是:「段譽等人吃了一驚,隱身樹后,向聲音來處看去,只見慕容復坐在一座土墳之上,頭戴高高的紙冠,神色儼然……段譽知慕容復神志已亂,富貴夢越做越深,不禁凄然。又見王語嫣和阿碧隨著慕容復,顯得無聊落拓,憐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兩人和慕容復同去大理,妥為安頓。」
天下何其大?慕容復瘋了還剛好能被段譽等人見到,這事難道不蹊蹺?
而且前幾回他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瘋了?要說他遭受了太多的打擊,試問少室山大戰時當著天下群雄的面被段譽、蕭峰羞辱難道不比後來的「綁架段正淳」失敗來得打擊大?那時候的他都沒瘋,此時如何會瘋?
因此不難猜測,慕容復多半是裝瘋的,他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等待時機,繼續完成自己的復燕大計,即便他自己復燕不成,也該把這愿望傳給自己的兒孫。
而后世武林中就有一人像是慕容復的后代,那人便是黃藥師。
射雕五絕之中,唯有黃藥師的師承不明,他琴棋書畫、天文地理無所不通,絕非是無師自通,他背后一定是有高人指點,而且那人絕非一般武林人士,否則單純的習武之人又如何會懂得如此多的技能?
(五絕劇照)
而金庸在新修版中為黃藥師又補充了一段人設。
書中是這麼寫的:「(黃藥師)非圣毀賢,指斥朝廷的惡政,說該當圖謀北伐,恢復故土。朝廷派了幾百人馬晝夜捕捉,那時師父的武功已經很高,又怎捕捉得到他。
就這樣,師父的名頭在江湖上非常響亮,因為他非圣毀祖,謗罵朝廷,肆無忌憚,說的是老百姓心里想說卻不敢說的話,于是他在江湖上得了個‘邪怪大俠’的名號。」
從這里不難看出,黃藥師一家都十分反感大宋皇帝。
接著書中還有一段:「秦檜便將太師祖殺了,家屬都充軍去云南。師父是在云南麗江出生的,他從小就讀了很多書,又練成了武功,從小就詛罵皇帝,說要推倒宋朝,立心要殺了皇帝與當朝大臣為岳爺爺跟太師祖報仇。」
這里提到黃藥師祖上是浙江人士,後來他是在云南出生。
(黃藥師劇照)
這與慕容復的經歷也十分契合,畢竟慕容復當年正是活躍在江南一帶,後來的他瘋了之后,正是被段譽安頓在大理境內。
而黃藥師之所以姓黃,多半是因為慕容家族以「皇室后裔」自居,又不敢暴露了「慕容」的姓氏,于是改姓「黃」。
如此一來,一切就說得通了,至于金庸為何不將這段故事寫出來,多半是怕讀者無法接受黃藥師是個奸人之后。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