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我們,總是異常「小氣」,經常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縫縫補補又三年,其實這一現象的出現也有情可原,因為大家從小就生活在比較艱苦的環境當中,用不上好東西,也就習慣了省吃儉用。要論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點還是值得提倡的;但站在長遠的角度看待這一做法,這屬實有點兒不值當,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節省而節省。如果你家里有以下3種東西,能扔掉最好盡早扔掉,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道理的話,不妨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親朋好友來一起看看:
第一,過期藥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各項身體機能都有了一定的下降,尤其是那些本身遺傳因素不好的老年人,家中常備的各種藥物難免會越來越多。但慢慢的我們會發現,有很多自以為需要的藥,可能放了很久也沒有喝掉,有些藥只服用了一兩次自己的不適癥狀就完全緩解,于是很多藥就這樣放著放著就過期了。
那些過期的藥大家一定要趁早扔掉,因為其已經不具備明顯的功效,喝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這還是比較樂觀的預估。事實上很多藥在過了保質期以后再服用,對我們的健康而言十分不利,因為他們已經變質并且有了毒性。
當然基于我們的視力以及記憶力遠不及之前的事實,大家可以網購或者自制一些標簽,注明藥的保質期,然后將其分門歸類整理在一起。這樣定期收拾家里的時候,我們便能一眼看到也能盡可能減少誤服的情況。
第二,廢棄的家電
老人家里廢棄的家電一般情況下,都是那些幾十年前生產出來、現在市面上少見的東西,想修理再用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市面上已經沒有了配件。
此時留給我們的唯一出路,就是將其丟掉,千萬不要舍不得,因為再留下也只能占據家中大量空間,保存的時間越久,氧化和損壞情況就更嚴重,最后也只能扔掉。現在有很多密室或者劇本殺,需要這些老舊物件,如果大家有正規的渠道可以將其廢物利用,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第三,發黃的枕頭內芯
家中那些用久的床上用品,或者穿過的舊衣物,我們也許能將其改造一下,變成在日常生活中,能給自己提供便利的小物件兒。但那些發黃的枕頭內芯,不管是什麼材質做成的,可以說是沒有一點兒用武之地,因為發黃意味著螨蟲和細菌滋生,這是高溫和手洗根本沒有辦法去除的。與其放著占地方,還不如狠狠心直接將其丟掉,千萬不要舍不得,或者一直存放想著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