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錢財乃身外之物,這句話不假,因為人活一輩子,物質層面的所有東西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但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人世間,我們身上沒點錢是萬萬不能的,年輕時要還房貸車貸,還要供孩子們上學以及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老了以后用錢的地方雖然不多、自己還有每月能按時領取的退休工資、子女也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賺錢甚至補貼家里的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突發各種意外的情況也有增無減,需要一大筆養老本有備無患。
當親朋好友向我們提出借錢的請求時,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幫,而是真的沒有能力,這時如果直接回絕,或者以這樣的理由回絕,難免會傷了和氣。此時你可以用這3個方法周旋一下,既不傷感情,也不會讓自己太為難,來一起看看:
第一,跟有財政大權的老伴商量一下
每家每戶基本都只有一個管錢管事的人,因為一對夫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就會形成對比,更懂理財、更細致的那個自然就包攬財政大權,這是很正常也容易理解的事情。
所以當別人問我們借錢時,我們就可以先給對方「跟有財政大權的另一半商量一下」的承諾,過一會兒再回絕會顯得我們比較真誠,這樣他人就不好意思再開口,因為他們不可能繞過我們這層關系,直接向我們的另一半開口。
第二,主動說自己的不易
很多事情都有預兆,借錢也一樣,如果在與對方的交談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他們的用意,不妨先入為主,順著話茬主動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的不容易。其實說真的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們近日來可能確實遇到了不好的事情,現在說出來只是在陳述客觀事實罷了,這樣既能借此機會釋放自己心中壓抑已久的消極情緒,也極有可能讓對方打消借錢的念頭。如果只是單純地不想借,撒一點小謊也是可取的,畢竟我們不是圣人,不可能全然不顧自己的利益,做到大公無私只要他人開口就傾盡所有。當然要注意所說之事不能太離譜,這樣就顯得很虛偽。
第三,給對方推薦貸款
用了第一二種方法以后,如果對方還繼續糾纏,我們可以主動給他們推薦一些,自己認為比較靠譜的貸款,當然在此之前要事先聲明,我們只負責推薦,具體的情況需要他們跟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溝通,后續任何經濟上的糾紛與我們無關。
不要覺得對方跟我們關系好,自己就可以大包大攬,事實上因為好心辦錯事,沒有得到感謝反而惹一身埋怨的事情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