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以后,無論是國際政治環境,還是國內的疫情期間,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們的無價上漲,不少人都調侃,體重漲,物價漲,年齡長,就是工資不漲。
有關人士分析,目前的物價上漲,除了口罩事件的因素,還有的是國際大環境下經濟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直接關乎到了生存成本問題,舉例來說,原本每個月2500塊錢可以解決的吃飯問題,現在就要5000了,人們的生活成本再一次提升。
生活無非就是衣食住行,是老百姓離不開的東西,今年來看,食物和出行漲幅是最明顯的。也是和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那麼,未來2個月,究竟是哪些東西會上漲呢?
一線城市軌道交通,公共交通發達,人們可以選擇公共交通出行,但是對于很多小城市,或者是農村地區的人們來說,遠程出行基本上是自己開車了,但自從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以來,國際原油的價格大漲,截止到4與5號,國際油價持續飆升,國內成品油價格也隨之實現了「七連漲」,目前,在海南,云南地區:92號汽油已經突破了40元/升,95號汽油已經突破了44元大關,98號汽油更是飆升到了50元/升。
發達地區以北京為例,92號汽油39元/升,95號汽油41元/升,98號汽油突破44元,達到了45元/升。在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95號汽油的價格僅為22塊多一升。
受到季節性和疫情因素的影響,三月份開始一些常見水果價格就在上漲,比如蘋果、香蕉、鴨梨等,4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6種水果平均價格為每千克達到了32元,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10.08%。
除了水果,還有蔬菜,剛剛過去的三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達到了25元,環比上漲1.1%,同上漲10.6%。出現這種情況是原因一方面是自然影響,2月份氣溫偏低,加上倒春寒,造成部分地區蔬菜產量下降,早早退市,另一方面是社會因素,當前全國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無論是收購,還是運輸的難度都相應增加了,再加上汽油價格上漲,運費上漲,也就造成了蔬菜水果價格的上升。
我們先來看看國際因素的影響,自從俄羅斯烏克蘭爆發沖突以來,烏克蘭黑海港口被關閉,兩國同時限制本國的糧食出口,但是俄烏兩國出口的小麥占全球的29%左右,出口的玉米占全球的19%,直接導致了糧食價格上漲。
另外,種地成本上升,歐洲化肥價格仍在上漲,并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在美國4月1日的種植意向上,玉米種植面積將比2021年減少400萬英畝;化肥投入成本的上升抑制了玉米的種植面積。
從國內來看,今年國內的化肥漲幅少則長了一半,多則長了一倍,種子成本漲了50%左右,一畝玉米的成本提高了近1500元。
此外還和生豬息息相關,2022年1月全國的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全國的生豬存欄量同比增長8.2%,總體上生豬存欄量仍在增加,這意味著國內還需要飼料,農產品作為飼料原料,價格也很難下降。
雖然目前豬肉價格比較親民,但是牛羊肉的價格卻一直居高不下,這是因為牛羊肉的價格受到養殖成本以及育肥周期等多因素影響,短時間的生鮮牛羊肉價格也難以回落畢竟。目前,國內多地的批發市場豬肉價格在50元/斤左右,生鮮牛羊肉價格普遍在150~200元/斤,而農貿市場零售價普遍在155~200元/斤,部分熟食牛羊肉價格甚至達到了300~500元/斤。截止到4月1日,全國鮮活農產品價格,牛肉價格347元/公斤,上漲0.6%,羊肉價格311元/公斤,價格仍處于較高的水平。
雖然,牛羊肉質量鮮美,營養價值也比豬肉更高,但是提及購買牛羊肉,很多居民感慨買不起,高昂的價格讓普通老百姓戲稱牛肉為牛魔王,羊肉為羊貴妃。
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還希望大家做好準備,減少開車出行,在購買生活必須的瓜果蔬菜,肉禽蛋奶時,注意留心降價食材。當然,此時最讓人羨慕的就是自家有小院子的農村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