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未出茅廬,其勢力早已遍布天下,這一點《隆中對》早已暗示
2023/12/09

諸葛亮,蜀漢開國元勛,他才華橫溢、謀略非凡。為人智慧謙和、寬宏大量;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被譽為千古名相。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首七律《蜀相》,是歷代詠贊諸葛亮詩篇中的精品,堪稱絕唱,詩曰: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抒發了,杜甫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對功業未遂的感慨。也就說,諸葛亮在歷代人們的心目中,都是一位賢良智慧的國家棟梁。

然而,有沒有誰想過,他雖不是一位佞臣,但應該是一位權臣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一出山,就被劉備封為軍師,建立蜀漢,封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叫權。既有權,必有勢,因為有權就會一呼百應,這說明諸葛亮的權勢之大,自不必說,這也正常。

那麼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其實諸葛亮的勢力就已遍布天下,大的嚇人,這一點《隆中對》早已暗示。

一、《隆中對》,時局分析

《隆中對》是三顧茅廬,建立蜀漢政權前期,諸葛亮為劉備謀劃最根本的戰略部署,并得到了一以貫之的堅定執行,才有了後來的蜀漢政權。

可是這段談話,也暴露了諸葛亮雖未出山,其勢力早已遍布天下,下面我們就《隆中對》剝絲抽繭,找出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諸葛亮開始對劉備說:

1、「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2、「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3、「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4、「將軍先取荊州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

5、「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以上五點,諸葛亮把現在、未來的時局部署,論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各個集團分析到如掌上觀紋。

有朋友會說了,這些分析是諸葛亮的智慧而非勢力,說的也對,如果沒有智慧,他確實無法講出這麼大戰略部署的話。

可是你要想到,遠在一千八九百年前的中華大地上,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信息溝通,實為易事。可不像今天的世界,信息已不是分分鐘的事,而是以秒計算,一件事,可能幾秒就被全世界的人知道。

所以,對于久居隆中的諸葛亮來說,即便如書中所言,他經常出游或經常往來的那幾個朋友,也是無法及時準確的了解獲知天下大勢,因此他必須有一個強大的信息人才庫,才可以做到。

但是,在諸葛亮還在躬耕時,既沒有權,又沒有錢,他又是憑什麼得到如此大量準確的信息呢?這恐怕只有羅貫中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二、《隆中對》,地理分析

1、「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

2、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于中堂,指謂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

這兩點,更不簡單,比起獲取信息更難。作為一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對于地形、地貌必須了如指掌,否則就是紙上談兵,水中撈月,一事無成。

那麼這里諸葛亮所說的地理,和拿出來的地圖,他又是如何得知、如何得到的呢?

恐怕又有朋友說,關于地理在書上學習或查找就可以了,地圖買一張或電子的,其不更簡單。我又要說可是了,在那個久遠的年代,即便有地理類書籍,恐怕一般老百姓也是無法看到的吧,地圖就更難了,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測繪團隊,那麼精準的四川地圖他能有嗎?肯定不能。即便是諸侯王也很難得到。

即便到了近代,在日軍侵華時,我軍用的地圖還不如小鬼子的精準,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我國在抗日期間還無法做出精準的軍用地圖,那麼,在后漢三國時期,諸葛亮能有西川五十四州地圖,如果沒有強大的人際關系和勢力,恐怕是無法做到這一切的。

結語

經過上述對《隆中對》的幾點分析,得出諸葛亮未出茅廬,其勢力早已遍布天下,應該不假吧。

所以他出山輔佐劉備之后,就變得更像一個妖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易經知八卦,而且各個集團的文臣武將,對他們的性格,竟各個了如指掌。

因此,說明諸葛亮的勢力網絡遍布天下各個角落,這些人會源源不斷的將各種信息,報與孔明,他才會有事事超人的判斷能力。

這就是《隆中對》給我的一些暗示,分析的對與錯,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穿對衣服氣質加分!中年媽媽 「盡量少穿內搭褲」小心缺點暴露 , 示范「今年最減齡穿搭」修飾惱人下半身
2023/07/26
夏天到了,不蓋的被子別放柜子!學江蘇老太「新」做法,家里真干凈,太方便了
2023/07/26
家裡發現「螞蟻」怎麼辦?不用擔心,教你「一招」不用殺蟲劑就能消滅牠們
2023/07/26
種黃瓜高手自創的新方法非常簡單,不花一分錢,一棵能結一大串
2023/07/25
只需幾個泡沫箱,不用土也可以在家里種小青菜吃,這個方法太好了
2023/07/25
3種果樹,隨便剪個枝,插里就活,長一年,果子密全家吃不完
2023/07/25
老人常說:「孩子的衣服不能晚上洗」,到底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呢?
2023/07/25
54歲伊能靜帶火了一種穿法 ,叫「裙子穿在褲子外面」,低調又時髦
2023/07/25
袁詠儀的時尚真難懂,西裝外套直接當裙子穿,「肌肉腿」都露出來了
2023/07/25
印度發明「稻草空調」,能抵擋50度高溫 ,300元一台供不應求,花錢少效果好
2023/07/25
不要把蔬菜和塑膠袋一起放進冰箱了 !我也是剛知道,學會不吃虧
2023/07/25
酒店辭職的員工透露 :外出住酒店時,這3個房間儘量避開,再高檔的酒店也一樣
2023/07/25
床單顏色有禁忌!「3種顏色」能不用,就盡量不要用,別不當回事!
2023/07/25
河南最牛「釘子戶」,出100億也不賣,專家進屋考察後:不賣就對了
2023/07/25
香菜自己種,10天就能摘,吃一茬冒一茬,種一次吃半年,別再傻傻花錢買了!
2023/07/25
不用買盆栽,「3種」水果種子,扔花盆里面,20天長成漂亮小盆景
2023/07/25
陽台上種植辣椒的小妙招,只要這樣種,一家人都隨便吃!
2023/07/25
陽台種哈密瓜的好方法,種出來的哈密瓜又大又甜,2個月就能收獲
2023/07/25
用塑料桶在家種佛手瓜,一棵苗可收上百斤,種一次就可以吃上幾年
2023/07/25
種植紅薯教你一妙招,紅薯一窩窩結又大口感好,畝產萬斤不是夢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