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有殼動物,為何說烏龜的外殼最特殊,烏龜殼有什麼秘密?
2023/12/08

東漢傳奇人物曹操的一句「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將烏龜在當時的崇高地位一下子揭露出來。其實,遠在2億年前,烏龜這個物種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當時,跟烏龜曾處在同一時期的還有「地球霸主」恐龍但那時手無寸鐵,僅有龜殼一副的烏龜,還「沒學會」遇到危險時,將頭縮進龜殼的招數。

有殼動物知幾何?

從我們的肉眼來看,烏龜是有殼的。而放眼整個大自然,軟體動物外部一般都長有厚殼保護本體。比如蝸牛、田螺、牡蠣等動物。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章魚、烏賊也是軟體動物,它們同樣也有殼,只不過長時間生活在深海之中,它們的殼已經慢慢退化到肉眼無法輕易識別。

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烏龜,是龜鱉目地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烏龜厚重的外殼不僅可視可感,有一種名叫三線閉殼龜的亞種,俗稱「金錢龜」,它們在形象上還頗具古代銅錢的樣式,寓意著招財進寶。

仔細剖析烏龜的構造,我們可以發現烏龜頭部、頸部的側面有黃色的線狀斑紋。甲殼厚實扁平,呈橢圓形。龜殼呈現褐黑色,腹面顏色淺,略帶黃色。別看烏龜總是將自己縮在殼里,它們的四肢十分粗壯。

烏龜是半水棲類動物,它們既可以慢悠悠地行走在路面上,也可以在水中歡快地滑行。

溪流、稻田、水草叢等地方,都是烏龜喜歡待的地方。別看烏龜平時總是一副長者的姿態,其實它們可是實打實的雜食性動物,并不是只吃吃草、喝喝水。

烏龜行動緩慢,耗能也少吃一頓能頂上好久。一般情況下,它們的個體也不大,因此平時吃點昆蟲、蠕蟲,或者嫩葉、浮萍等就可以飽腹。

值得一提的是,烏龜吃得不多,動得也不多,但是它們的壽命卻極長,根據記載烏龜的壽命最長可達300歲。

龜殼那麼重,脫下來不可以嗎?

烏龜屬于變溫動物它們既怕熱又怕冷。天氣炎熱的時候,就會積極地尋找蔭蔽處歇涼。而氣溫驟降的時候,它們就會靜止不動,亦或者將自己縮進龜殼之中保溫。當水溫處于10℃以下時,烏龜會極為養生地靜臥水底淤泥處冬眠。而這眼睛一閉,跨度可從11月到次年4月才睜開。

雖然烏龜看上去極為笨重,但是它們的感官卻很靈敏,當烏龜感知水溫上升到15℃時,就會滿載歡欣地出穴活動

神奇的是,烏龜就連進食也要挑選自己喜歡的「黃道吉日」,一般當水溫處于18℃至20℃時,就會胃口大開,開始攝食。烏龜在遭受到驚嚇的時候,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自己的原本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全部都縮進龜殼之中。

那種緊急避險的速度,簡直令人類大吃一驚。畢竟,要是放在平時,烏龜的速度可是很慢的。尤其是行走速度,堪比樹懶。也有人擔憂到,烏龜行走速度那麼慢,是不是因為背上馱的龜殼太重而導致的。

既然龜殼那麼重,就不能將龜殼「脫下來」嗎?答案是還真不可以從某種程度來說,龜殼是烏龜的肋骨,屬于身體骨架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是無法「脫」下來的。從烏龜的骨骼剖析圖來看,可以明顯地看到龜殼、烏龜四肢、頭部、尾部是緊密相連的。如果非要把龜殼脫除下來,無異于人類世界的「肢解」

龜殼,最令科學家頭痛的構造

為了研究烏龜這副奇特的骨骼,科學家們開啟了長達數年的研究,因此還愁白了不少頭髮。先來說說科學家們都發現了什麼。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句話,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龜殼上。從肉眼看,龜殼是一個完整得不能再完整的整體,然而經過解剖探究之后,科學家們才發現這副龜殼是由50塊骨骼組成的。

正是這50塊骨骼的存在與協作,使烏龜擁有較好的平衡能力,以及行動能力。從而在陸地上,亦或者水中展現非同一般的「龜姿」。并且,可別小看了這副龜殼,它們的堅硬程度,足以抵抗野獸的撕咬以及水體的沖擊。

聽到這里,是不是感覺「龜殼」這個課題到此就該結束了?其實不然,龜殼仍大有奧秘。烏龜的龜殼并不是單純的甲殼,而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是由肋骨和胸腔閉合后組成,不僅包裹著內臟,還起到抵御敵害的作用。這些神奇的機制令科學家們走上探究龜殼起源之路。

探究龜殼的起源

據了解,從爬行動物的基因圖譜對照中,我們可以獲悉烏龜、鳥類、鱷魚也許起源于同一類祖先。這個祖先早在二疊紀時兼備了烏龜和鱷魚的特征。科學家們順著這個方向推測出烏龜的祖先或許就是鱗龍超目生物,然而基于一些差異性,這些說法僅局限于猜測。

1887年,德國科學家發現了距今約2.1億年前三疊龜化石。有人好奇,這般神秘莫測的「龜祖先」究竟長什麼樣子,其實在2.1億年前的它們就已經擁有完整的龜殼了。

這個發現,蘊含著相當多的信息。跨越億年的時候,地球充滿著滄桑巨變中生代的霸主恐龍早已滅絕,而昔日還不知道身處何方的人類,一躍而上成為了「地球的主人」。

而我們的主人公烏龜,卻仍舊沿襲數億年的風采。這究竟是為什麼?并且,從進化學的角度來剖析,烏龜的進化方向似乎跟傳統有所背離。放眼整個自然界,骨骼長在體外的物種還真是相當少見。

這厚重的龜殼雖然可以保護本體,但也為日常行走,以及緊急逃生困住了手腳。烏龜究竟是怎麼想的,才把自己進化成今天這副樣子的呢?這也仍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努力想要研究出來的課題。

其實,烏龜的神奇不僅體現在現代科學之中。在古代,烏龜身上還具有相當強烈的神話色彩,比如上古四大神獸之一就有烏龜的身影,即玄武,就是龜蛇的合體。而如今的烏龜也因非同一般的長壽能力而被世人關注,想要探究烏龜身上的奧秘,也許還需要很多時間,感謝您的閱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穿對衣服氣質加分!中年媽媽 「盡量少穿內搭褲」小心缺點暴露 , 示范「今年最減齡穿搭」修飾惱人下半身
2023/07/26
夏天到了,不蓋的被子別放柜子!學江蘇老太「新」做法,家里真干凈,太方便了
2023/07/26
家裡發現「螞蟻」怎麼辦?不用擔心,教你「一招」不用殺蟲劑就能消滅牠們
2023/07/26
種黃瓜高手自創的新方法非常簡單,不花一分錢,一棵能結一大串
2023/07/25
只需幾個泡沫箱,不用土也可以在家里種小青菜吃,這個方法太好了
2023/07/25
3種果樹,隨便剪個枝,插里就活,長一年,果子密全家吃不完
2023/07/25
老人常說:「孩子的衣服不能晚上洗」,到底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呢?
2023/07/25
54歲伊能靜帶火了一種穿法 ,叫「裙子穿在褲子外面」,低調又時髦
2023/07/25
袁詠儀的時尚真難懂,西裝外套直接當裙子穿,「肌肉腿」都露出來了
2023/07/25
印度發明「稻草空調」,能抵擋50度高溫 ,300元一台供不應求,花錢少效果好
2023/07/25
不要把蔬菜和塑膠袋一起放進冰箱了 !我也是剛知道,學會不吃虧
2023/07/25
酒店辭職的員工透露 :外出住酒店時,這3個房間儘量避開,再高檔的酒店也一樣
2023/07/25
床單顏色有禁忌!「3種顏色」能不用,就盡量不要用,別不當回事!
2023/07/25
河南最牛「釘子戶」,出100億也不賣,專家進屋考察後:不賣就對了
2023/07/25
香菜自己種,10天就能摘,吃一茬冒一茬,種一次吃半年,別再傻傻花錢買了!
2023/07/25
不用買盆栽,「3種」水果種子,扔花盆里面,20天長成漂亮小盆景
2023/07/25
陽台上種植辣椒的小妙招,只要這樣種,一家人都隨便吃!
2023/07/25
陽台種哈密瓜的好方法,種出來的哈密瓜又大又甜,2個月就能收獲
2023/07/25
用塑料桶在家種佛手瓜,一棵苗可收上百斤,種一次就可以吃上幾年
2023/07/25
種植紅薯教你一妙招,紅薯一窩窩結又大口感好,畝產萬斤不是夢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