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買房一直是國人心中的一個心結。隨著房價不斷上漲,越來越多人買不起房,尤其是現在的男同胞,想要結個婚,對方都會問「有沒有房」?可見,房子對于國人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了。
所以,我們的「中國式」父母,都有這樣的一種想法。就是拼死拼活都要買一套房子,以備未來孩子結婚的時候可以用,希望孩子們不用受苦。不過這樣一來也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房子什麼時候過戶給子女最好呢?為了讓大家清楚明白,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講一下,到底要在生前過戶給子女好,還是去世后辦呢?
01
一般來說,父母房產轉讓子女的方式還有三種:贈與、繼承和買賣。這里的贈與和買賣,都是在生前操作,只有繼承是在去世后辦理的。那這三種方法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首先,買賣過戶。
這種是房屋交易常見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來省稅費無疑是最好的,但需要滿足前提的條件,就是「滿5年并且是唯一的一套」。因為,滿五且唯一的話,需要繳納契稅、登記費、貼花。
契稅的話,按照面積來算,面積低于90平方公尺為1%,面積超過90平方公尺的為1.5%。而登記費和貼花還不用100塊。所以,如果能滿足滿五且唯一,則最省稅費了。
但如果房子不滿兩年,則需要多繳納增值稅和附加稅了。
增值稅的計算方式:房產證不滿兩年的話,過戶價÷1.05×5%,滿兩年為免交。
附加稅的計算方式:增值稅×12%。
還有,名下多套的話,還要多加一個「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過戶價-增值稅)×1%或(過戶價-原價-上一手契稅-供樓利息)×20%。
這兩種方式那種便宜,按那種來。其次,贈與過戶。
贈與的話,在實際辦理過戶的時候,當事方需要承擔費用,主要包括個稅、契稅、評估費和公證費4大類種。好在個稅于2009年給予免征。所以現在我們贈與房產就是后三項費用,比例分別為契稅3%、評估費0.25%、公證費1%,計費基數為房產總值。
舉個例子,1套總值500萬的房產,通過贈與方式過戶產生的契稅為15萬、評估費1.25萬、公證費5萬,三項費用合計過戶費用為21.25萬。
最后,繼承過戶。
對于繼承的話,各類費用比較少,因為子女是免交契稅、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的。不過手續會比較復雜,部分城市繼承過戶需要繼承公證書,會產生一些費用,不過最多也就幾千塊就能搞定。說白了,采用這種方法麻煩在于流程,還有繼承人未來5年內要重新出售的話,也需要20%的個稅,不過房屋產權證或契稅票滿了五年時間,且是產權人家庭的唯一住房,可以免繳個人所得稅。
還有,在這個給大家提個醒,在房產過戶的新規下,繼承有所改變了。過去只要是在第一順位的話,就能獲得房子,除非自己放棄,才會輪到第二順位。但根據新規,若老人在遺囑里明確第二順位也享有繼承權,那麼,此時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則可優先繼承。
同時又考慮到繼承人確實對被繼承人起到了照顧、陪護的作用,將被繼承人的侄子、侄女、外甥及外甥女一并納入到法定代位繼承人的范圍。
02
通過3種過戶方式的對比,在現有最新規定下,貌似離世后房產過戶方式花最少錢最省事,但對于很多人來講,繼承來的房產并不是唯一房產,即使是唯一,若沒滿5的情況下,還需要交納房產差值20%的個稅。所以綜合來看,其實父母的房產過戶給子女,買賣過戶是更合適的,稅率不高,也不用擔心以后轉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