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的快速興起,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人們越來越熱衷于網絡購物,這是因為網絡購物不僅方便,而且價格也十分的低廉。實體經濟興起的同時,線下的零售業開始逐漸萎縮,本來只是一些日常用品的零售商、商場、超市等受到沖擊,但是沒想到如今菜市場也受到了影響。
本來蔬菜水果作為生鮮,十分不易保存、不易運輸,不應該受到網絡購物的影響的,但是隨著一些新型買菜方式的出現,「菜市場」或將逐漸消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菜市場未來該何去何從?
以前人們買菜都是前往菜市場,但是大家現在可以發現菜市場越來越少,在城市里很難發現菜市場的身影,菜市場逐漸消失了。菜市場之所以消失,有其自身的因素。
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菜市場都位于城中村或者是郊區,市中心比較少,所以居民買菜十分不方便。因此人們開始去超市或者其他地方買菜,很少前往菜市場。
另一方面是因為菜市場的衛生條件相對比較差。通常情況下,菜市場受到的管理較少,存在一些不衛生的現象,整體管理水平不高。再加上菜市場的人也是魚龍混雜,有可能會出現不安全的現象。
所以即使是菜市場的蔬菜價格相對偏低,但是大部分人為了追求相對來說衛生條件更好的蔬菜,寧可多花一些錢也要去超市購買蔬菜。
菜市場在逐漸消失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受到外力的沖擊。
首先就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自從2020年初疫情出現以后,全國各地疫情不斷反復,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人們基本很少出門,尤其是疫情地區被隔離在家的人們。買菜基本上是依靠社區團購或者是社區分發,很少通過菜市場來買菜。
其次就是因為網絡買菜的興起。以往很難在網上買菜,因為蔬菜不易存儲,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較大。
但是目前這個問題被解決了,因為很多購物軟件開始致力于以社區為單位的網絡買菜的發展。比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京喜拼拼、橙心優選、盒馬鮮生等都是專門用于買菜的平台,在這些平台買菜不僅十分便宜,而且第二天就能到達,十分方便。
一方面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外力的作用,菜市場在雙重壓力的打擊之下早已不堪重負,瀕臨消失的邊緣。未來菜市場該何去何從,其又如何才能實現自救?
首先就是菜市場也可以模仿這些網絡買菜平台的做法,送貨上門或者集中向社區送菜,讓人們買菜更加方便。
其次就是菜市場可以增加自己銷售菜品的種類,不單單只銷售蔬菜。比如盒馬鮮生、美團優選等購物平台,除了銷售蔬菜之外,還會銷售水果、奶制品、肉蛋水產、火鍋食材、零食等等,種類繁多,應有盡有。
這樣人們只需要在一個平台就能買齊所有的生活用品,十分方便。菜市場也可以采用這種模式,這樣就能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菜市場還可以增加一些半成品菜品的售賣。
現在年輕人上班壓力很大,很少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因此自身做飯也比較少,為了方便通常都是點外賣,這樣就減少了對蔬菜的需求。所以,菜市場可以針對這些年輕人設計一些半成品的蔬菜,讓他們回家之后直接炒了之后就可以食用,這樣既保證了他們的飲食健康又十分方便。
菜市場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不進行改革終究會成為時代的淚痕,我們都不希望這種局面的發生。畢竟有很多菜市場的蔬菜價格不僅便宜,而且十分新鮮,性價比極高。但是隨著網絡購物平台專門推出買菜平台的出現,再加上疫情推動了社區團購的興起,菜市場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許多菜市場甚至直接消失了。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希望菜市場能夠加快改革的步伐,盡快向一些網絡平台靠攏,讓人們買菜更加方便,將消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唯有如此,菜市場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大家平常是否會去菜市場買菜,還是選擇在某些網絡上下單買菜,大家更喜歡哪種買菜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積極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