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原著中,明蘭第一次見康姨母后,曾問過盛老太太:「康姨母生得真好,和太太不太一樣呢。當初,您為什麼不娶她呢?」
其實,明蘭這樣問也是有道理。相對于王氏的不通文墨,心胸狹小,喜歡斤斤計較,待人不寬厚。康姨母卻溫婉大方,做姑娘時,還是出了名的才女。
盛老太太卻拍著明蘭的頭笑著說:「你母親雖性魯直,脾氣又沖,可究竟心地不壞,且會理家管事,真正陰毒狠辣的事兒她也做不出來,這便很好了。」
可王氏也沒有寬厚到哪里去,劇版中,盛紘沒有出場的庶四子長棟曾偷偷告訴明蘭,自打海氏接手了些許家務后,香姨娘和他的日好過了許多,月例再沒拖延,衣裳點心也都挑上乘的來。
甚至,長棟讀書上進的時候,王氏怕香姨娘仗著兒子出息,恃寵而驕,還讓她在毒日頭底下跪了一個時辰。
不過,小仙兒在原著中,讀到三個妾室的反擊,才明白,盛老太太為何選擇王氏做兒媳婦。
02
第一個反擊的姨娘:她一出手,讓忠勤伯夫人徹底失去了掌家權。
華蘭嫁入忠勤伯府后,一直被婆婆忠勤伯夫人磋磨。
華蘭生下第二個兒子的時候,因為忠勤伯夫人的作妖,華蘭臉色蠟黃,沒有婦人產子后的紅潤,反而像生了一場大病。
華蘭哭著告訴明蘭,是忠勤伯夫人打著孝義的名頭,非要把她的全哥養在身邊,卻放任一個剛剛會說話的孩子獨自午睡。
最后,實哥醒來碰翻了香爐,要不是莊姐偷偷去看看實哥,恐怕那香灰會傷了眼睛。
于是,明蘭給華蘭出了一個損招——讓華蘭聯合姑婆母壽山伯夫人給她的公公忠勤伯爺納一房妾室。
婆婆難為媳婦,媳婦不好反抗,可要是忠勤伯爺有了妾室,那忠勤伯夫人的精力不會全部放在華蘭身上。
壽山伯夫人動作迅速,尋了因一個父母雙亡,為了撫育弟妹耽誤了婚事的張姓女子。
不得不說,壽山伯夫人的眼光不錯,張氏模樣不錯,還能讀書識字,更重要的,她為了弟妹耽誤婚事,人品也不會太差,定然不會讓忠勤伯府鬧出寵妾滅妻的事情來。
張氏過門前,壽山伯夫人還授意她要制止袁夫人的肆意胡鬧,免得把袁家弄散了。
于是,她過門后,積極履行了妾室的本分。
其一:分散正室忠勤伯夫人的注意力。
張氏過門后,將忠勤伯夫人氣個絕倒。
壽山伯夫人自來行端坐正,很受弟弟忠勤伯爺尊敬,所以,忠勤伯夫人拒絕不了張氏進門。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張氏進門后,忠勤伯夫人就想慢慢折騰她。
奈何,張氏不是十幾的小姑娘,喜歡出風頭。
她在忠勤伯府的后宅里,言行都查不出錯來。對待正房夫人忠勤伯夫人更是恭敬有加。
哪怕,被忠勤伯夫人無故掌嘴罰跪,她也一概受了。只晚上頂著一臉一身的傷痕去給袁老伯爺看。
在古代,正室雖然是后宅之主,也不允許無故責罰妾室。更何況張氏還是良家出身,壽山伯夫人尋來的。
忠勤伯夫人的做法,做實了善妒,又下了壽山伯夫人的面子。
于是,忠勤伯爺將忠勤伯夫人關進了祠堂反省了兩夜。
其二:張氏看準時機出手,讓忠勤伯夫人徹底失去管家權。
忠勤伯夫人在張氏那里吃了敗仗,就想拿華蘭出出氣。于是,她提出:「袁家孫漸多,屋舍不夠住,要在伯府后園擴建院落,向華蘭提出‘周轉’些銀。
」
張氏卻提出了一個疑問:「忠勤伯府少有灰色收入,田莊,鋪子,還有俸祿,幾筆進出項目都是明明白白的,袁家又素來節儉,從不大肆操辦,怎麼說這些年來,也該有些盈余才對,怎麼一要動土,就不夠銀錢了。」
忠勤伯爺突然驚醒,開始查賬。
一查之下,竟然發現忠勤伯夫人每年都從賬上提走不少銀錢,一開始只說是拿去接濟娘家了,后一逼問,才知是被娘家兄嫂忽悠去‘做生意’了,當然,‘生意’都失敗了。
忠勤伯府多年辛苦攢下的積蓄,就這樣被虧空去近一半。
忠勤伯爺大怒,收了忠勤伯夫人的管家權,以后府里的銀錢出入和賬目明細由兩個兒媳共同掌控。
若有分歧或決斷不下,就去請張氏通傳忠勤伯爺,忠勤伯夫人不得過問!
最后,忠勤伯夫人在后宅里,苦悶度日。想要找張氏麻煩,有忠勤伯爺護著,想要找華蘭麻煩,有次子袁文紹護著。
想要找嫡長子訴苦,奈何嫡長子將來要襲爵,家業卻被母親忠勤伯夫人掏空一半,不由得也惱了她!
03
第二個反擊的姨娘:忍痛讓女兒做了老王爺的妾,卻徹底掌控了康府。
康姨母給盛老太太下毒,被顧廷燁和長柏關進了慎戒后,康府就變天。
康姨母有膽量給盛老太太下毒,一是覺得明蘭與顧廷燁反目,明蘭失去了靠山,定然不敢給盛老太太討公道。二是盛老太太是盛紘的嫡母,盛紘夫妻為了聲譽定然會把事情捂死在康王盛三家。
三麼,則是她家的庶女給了安陽王做了妾室,讓她有了依仗。
連王老太太都說康姨母:「難怪你底氣硬了,原來是搭上了安陽王。
」
世家大族,庶女給人做妾也是常事。可這位庶女剛剛十幾歲,卻給七十歲的安陽王做妾。
作為母親,怎麼能不恨。
于是,長柏通過顧廷燁的手下牽線,搭上了這位庶女的母親金姨娘的線,示意她勸說康海峰同意康姨母進慎戒司。
因為,不論康姨母是被休還是死了,康海峰正房無人,必然續弦。若娶回位年輕美貌的,金姨娘該如何自處?
水晶肚腸的金姨娘自然要為自己打算。
雖然,康海峰想借著這次機會休了康姨母,再娶一位嫁妝豐厚的妻子。然后,如法炮制,繼續趴在妻子的嫁妝上過醉生夢死的日子。卻也有所忌憚:
其一,金姨娘之女在王府頗受寵,康海峰好些事得靠安陽爺。其二,王盛兩家已吵翻了天。王家決意要保住姨母,而盛家快被王家說服了,畢竟盛老太太康復了,大家又是姻親,打算原諒康姨母。
于是,康海峰害怕了,立刻同意將康姨母送進慎戒司,對外稱她去了莊子養病。
正室夫人不在家,康家缺了一位管家人,而金姨娘徹底掌管了康府。
雖然,她不會為難康姨媽的兒子康晉,更不會為難康姨母兩個出嫁的女兒,卻也好不到哪里去。
至少,金姨娘不會傻到把康府管理得井井有條,然后將所有的錢財都交給康晉。康姨母的兩個女兒在婆家受了氣,她也不會為她們出頭。
04
第三個反擊的姨娘:聯合正室的丫鬟,直接讓她跌入地獄。
第三位姨娘是慶昌長公主的三子韓誠的妾室,小秦氏的女兒顧廷燦的眼中釘。
她是姓嚴,是一位教教諭的閨女。
因為,顧廷燦嫁給韓誠數年,都沒有生育,比他們結婚還要晚幾日的長楓不僅有了嫡長女,第二個孩子在柳氏的肚子里,也即將臨盆。
古人一向以子嗣為重,想抱孫子的慶昌長公主決定為韓誠納妾。又不想沒有臉面的丫鬟奴婢生下孩子,就定了這位嚴氏。
嚴氏進門后,顧廷燦不肯喝妾室茶,還鬧了兩日絕食,就破功了。
可顧廷燦不甘心,嚴氏有孕后,顧廷燦讓身邊的丫鬟雙兒推了嚴氏一把,害得嚴氏掉了個成型的哥兒。
但嚴氏沒有證據,雙兒還一口擔下罪責,只要吞了這個血海深仇。不過,嚴氏沒有放棄報仇,她一直等一個機會。
果然,顧廷燦是個蠢笨的,她異想天開要寫信狀告顧廷燁謀害逼死繼母,毒害侄兒侄女,天理不容。
于是,嚴氏聯合了顧廷燦身邊的玲兒,將這件事告訴了慶昌公主。
慶昌公主又與顧廷燁通了消息,顧廷燁只回信說:只要不休妻,不壞了顧家姑娘的名聲,旁的我不在意。
慶昌公主決定將顧廷燦關進靜房。
靜房是什麼地方呢?
提到靜房,顧廷燦的夫婿韓誠就能想起那如鬼屋一般陰冷潮濕的屋,只幾個性情怪癖的啞婆看守
向媽媽的兒媳婦問玲兒:「七姑娘還能活多久?」玲兒面色慘淡道:「依著姑娘的氣性,不會很久了。」
可見,嚴姨娘的反擊,是直接送顧廷燦下了地獄。
05
其實,王氏雖然蠢笨,卻還是有優點的。
其一,王氏的品行正直,不會如顧廷燦一般,覺得自己奇貨可居,眼高手低。
當時的盛家只有盛老太太和盛紘這對孤兒寡母,求娶王家女兒已是高攀。
為了有十足的把握,盛老太太還打聽了王家兩個女兒的品性,最終鎖定了王氏。
一代才女顧廷燦,對于為自己除掉嚴氏肚子里孩子的雙兒,選擇撇清關系,看著她被公主婆婆杖斃。王氏對于出賣自己的錢媽媽,卻依舊為她向明蘭求情:
「這老貨的確該殺,可到底在府里幾十年了,不如饒她一條性命?罰她苦役吧。」
其二,王氏心軟,不會將庶女送給老男人做妾。
有盛老太太和盛紘的大方向領導,她從來沒有想過將墨蘭和明蘭送去誰家做妾。除了衛姨娘的一尸兩命,盛府也沒有出下藥打胎誣陷挑撥的事情。
王氏雖然想過用明蘭去攀高,人選卻是永昌侯府的嫡幺子梁晗。不僅門楣比華蘭的婆家高,梁晗也是一位陽光開朗大男孩。
其三,王氏很會管家理事,不會覬覦兒媳婦的嫁妝。
忠勤伯夫人與華蘭最大的矛盾,就是華蘭的巨額嫁妝。雖然華蘭是無辜的,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海氏進門,王氏從不曾打過她嫁妝的主意,哪怕海氏提出要用嫁妝為如蘭和明蘭添妝,都被王氏拒絕了。
柳氏進門后,王氏雖然克扣她院子里人的吃穿用度,卻也沒有打過她嫁妝的主意。
王氏雖然不夠寬厚,可心腸不壞。她像很多普通人一樣,有嫉妒,有不平,卻善良。
所以,盛老太太選擇王氏做兒媳婦沒有選錯。若是沒有康姨母的挑撥,盛老太太和盛紘再給王氏正確的引導,她就不會做出給盛老太太下毒的事情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